简介:
朝廷政令暢通無阻政治日漸清明局勢穩定苛法盡除而律疏不懈民眾日子越來越好當前大周真可以用海晏河清來形容所以雖然當初褚祿山號稱徐家勝仗第一人事實上卻一直沒能夠攢下自己的班底倒是陳芝豹隨著漫長的春秋戰事緩緩推進麾下嫡系也越來越多最終脫穎而出甚至在真正實力上能夠隱約壓過名義上官職更高的吳起徐璞等人後來褚祿山千騎開蜀知道那一千騎是怎麼來的嗎當初誰都認為山路崎嶇天險連綿的西蜀根本不適合騎軍突進因為很容易就被莫名其妙堵在某個地方而那個地方極有可能在地圖上就根本沒有被記載所以當褚祿山提議自己去開路大將軍沒有答應甚至一心復仇的趙先生也猶豫不決只有李先生覺得此事可行到最後大將軍被褚祿山煩得不行就讓他自己招兵買馬去找到多少想幹嘛幹嘛去然後褚祿山他自己只攏起了兩百多老卒剩餘八百餘騎是舔著臉從我這裡借走的我一開始也不願意褚祿山就跑去李先生那邊讓李先生幫忙說情他褚祿山這才能夠帶著一千騎往西蜀奔襲而去不僅僅是顧大祖其實年輕一輩的郁鸞刀起先也是境遇不順所以只能從流州前往被視為幽州擔任騎軍將領而不是直接在涼州邊騎攀升要知道在幽騎打下那一連串葫蘆口外戰役之前幽州騎軍一向被眼高於頂的涼州邊騎嘲諷為繡花騎軍私底下笑話為老帥燕文鸞的閨女綉繡花嘛還行打仗絕對不行」第三百九十章大好頭顱北莽中線大軍的馬蹄聲已經出現在虎頭城以南地帶直撲懷陽關和茯苓柳芽兩鎮一線慕容寶鼎部馬欄子更是遠至重冢軍鎮在涼州白馬游弩手轉入流州之後這些遠遠不如烏鴉欄子的北莽斥候肆意游曳四方年輕將領其實早已失去意識強撐一口氣不願倒下而已於新郎狠狠丟擲出那柄陌刀將一名縱馬南奔的北莽騎軍萬夫長兩人帶馬劈成兩半絕大多數邊軍大將對此都嗤之以鼻視為繡花枕頭的監軍角色真正願意重視這撥年輕人的南朝廟堂頂尖權貴其實有大將軍楊元贊可惜已經戰死於幽州葫蘆口當時楊元贊身邊攜帶了大批西京樞機堂初次培養出來的年輕俊彥多達百人卻一併淪為被築起京觀的累累白骨老婦人雖然最後用虎頭城劉寄奴的屍體換回楊元贊在內的數顆頭顱但就楊元贊沙場殉國后的謚號一事表現出罕見的吝嗇刻薄連象徵性下旨安撫楊氏子弟的舉手之勞都沒有去做傳言這位皇帝陛下甚至還曾指著石灰匣中那顆死不瞑目的老帥頭顱與站在身旁的太平令坦言楊老兒的確該死毀朕十年基業
猜你喜欢
换一换